z8p_bor_rou.jpg
擔任公司福委,最後一件大活動就是公司的運動會。因為人數眾多,遊覽車將會環繞著整個園區進行停靠。按照慣例將出發的遊覽車標號為 A、B車等,不知為何出發的前一天忽然覺得不安,建議是不是該改為「甲、乙」的方式,以免司機大哥不熟悉而造成混亂。
隔天的事實證明,不只是混亂、而是大混亂。幸而大家大概對於大雨煩心了、反而對於混亂的乘車沒引起太大的抱怨,但是這卻是個寶貴的經驗。

不知道你有沒有這個經驗,要跟朋友約某個捷運站,卻對於約幾號出口這事,總是感到混亂?我就記不起來家裡附近大坪林、景美幾號出口各是哪個位置,更不要說不熟悉的車站了。
一直不懂,為何我們的捷運不學習一下日本的方式以方位來命名,或者至少也思考出一個比較好的辨識方法(例如某某百貨、某某方向出口之類的)。雖然只是小動作,卻對於辨識應該可以產生很大的變化吧。
不知道其他國家的地鐵標示又是怎樣呢?對於去過的倫敦、新加坡捷運都沒有太大印象中。找時間來研究研究….

最後修改日期: 2011 年 7 月 2 日

作者

留言

撰寫回覆或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