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蘋果,很多朋友應該是藉由 iPod、iPhone 甚至最近當紅的 iPad 才認識這家公司,甚至才開始使用蘋果的產品。很多人或許不知道蘋果在 Steve 重返之前,差點就因為經營問題而轉賣其他公司,Dell 執行長甚至曾說蘋果應該把公司關閉,把錢退還給所有股東。因而談到目前如日中天的蘋果,自然而然會把蘋果的成功全歸功於 CEO Steve Jobs。然 Steve 雖絕對是蘋果重返巔峰的重要關鍵之一,但是筆者卻認為,網際網路的興起與普遍化,不也是蘋果重返榮耀的重要催生劑之一。

說實話,要在 Inside 寫文章是倍感壓力的。一方面是目前幾位作者都有著相當不錯的寫作功力;再者,要寫寫關於蘋果的相關看法與分析,無疑的是遊走於危險邊緣,一不小心就可能成為箭靶。不過我相信,網路之所以偉大,即在於它能夠包容各種看法與聲音吧。

網際網路主機數 / 1997 急遽上升

1997 -2007 網路使用發展

Steve 於 1996 年因為原創立的 NeXT 被併購後,1997 重掌蘋果兵符擔任 iCEO 職位,隔年八月推出首款重要產品 iMac G3。產品由 Jonathan Ive 所設計、一體成型加上多樣色彩的創新走向,頓時成為媒體及各廠商效法的產品。而當時推出產品時,其中一項重要的訴求就是能夠立即接上電話線連上網路(是的,當年還是數據機年代),而 i 字母所代表的就是 Internet 網際網路,也表示個人風格主張。而由於這個 i 系列實在太成功,也奠定了往後蘋果許多產品都會冠上 i 字頭,而目前 iMac 產品線也仍然是蘋果主力之一,雖然蘋果重心已不再是電腦產品。

[youtube=http://www.youtube.com/v/YHzM4avGrKI&hl=zh_TW&fs=1&rel=0]

簡短電視廣告,精心的再引用「Say Hello to iMac」

[youtube=http://www.youtube.com/v/ctjNrCThQNc&hl=zh_TW&fs=1&rel=0]

八分鐘的比較式廣告,成人為史丹佛大學MBA學生

承襲著 iMac 成功概念,蘋果於 1999 年推出 iBook,策略為 iMac to go。並且大膽的將無線網路卡(蘋果稱為 Airport)列為標準配備,這在當時的個人電腦市場中又是一項大膽的新技術採用。
接著第一代 iPod 於 2001 年推出,僅支援 Mac 系統並採用了 PC 上少見的 Firewire 連接器(嚴格上來說 iPod 並不是 Steve 創造的產品)。剛推出時,並沒有獲得市場太大迴響,甚至不少媒體還以嘲諷的語氣質疑 Steve 所謂革命性的產品之說(這狀況聽來挺熟悉的,不是嗎?),一直到 2002 年支援 Windows、2003 年 4 月 iTunes Store 推出後,iPod 才真正的踏進主流消費群,成為蘋果重要的產品,將公司帶往另一個模式的經營。以今日的觀點來看,iTunes Sotre 的成功似乎顯得理所當然,但是在當時的時空背景下要推動各大唱片商加入計畫、認可數位下載的可行性,無疑的絕對是一項相當相當艱鉅的挑戰與任務;當然也是項重要的決策。而 iTunes Store 背後所依賴的,就是已經漸漸被我們視為理所當然的網際網路。這當中,2000-2005 年全球寬頻上網人數也由1120萬增加到1.1億,各地區成長率皆為40%以上。

iPod 銷售數字圖

iTunes Store 歌曲銷售圖
由於 iTunes Store 與 iPod 產品線壓倒性的成功,蘋果在 2005 因為原來採用的 PowerPC 架構技術上無法突破,出人意料之外的改採 Intel CPU 而進入了另一個階段的轉換期。盡管這段時間所推出的產品並不差,但是比較起之前的產品,除了效能上提升外,於設計上不算有太令人驚艷的表現。而因採用 Intel CPU 而據有雙平台而展開的 Get a Mac 廣告攻勢雖然效果不錯,但是反應在市場佔有率上其實僅能算是小幅逐步成長,iPod 的強勢佔有率並未助益太多。儘管早於此階段已經陸續有風聲表示蘋果即將跨入手機產業,但是沒有卻確的知道究竟蘋果是何時展開這方面的研究。但是深耕於 iPod 行動播放器的蘋果,不可能完全不了解使用者期望能於移動間延續購買音樂驚艷的潛在需求。

2007 年,看準了行動網路市場的未來走向,蘋果宣布推出 iPhone。這之後的結果,相信大部份的朋友們都已經可以自行發展結果了。有意思的是,於推出時 iPhone 即被稱為 Internet in your Pocket、甚至是以 Platform 來稱呼,而不單單只是手機。延續著 iTunes Store 有點半推半就推出的 App Store 獲得了空前的成功,除了應用程式的多樣化,與網路緊密結合運用也是關鍵之一。

當然以結果論來說,我們很難判定究竟是行動市場引導了 iPhone 的成功,或者是裝置帶領了行動網路的大幅成長的使用人口數;隨時上網已漸漸成為許多人的習慣,這在2007年之前,除了日本外,應該是很難想像到的局面。而如同 iPod touch 之於 iPhone,iPad 在產品線劃出僅據有 Wifi 功能的版本,這樣的策略點應該不僅僅是價格考量(成本差異不高),這背後的原因,不知道讀者們對於這點又有怎樣的看法呢?

最後修改日期: 2010 年 6 月 6 日

作者

留言

撰寫回覆或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