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久沒寫文章、很多想法總是在腦裡轉啊轉、但是一直沒有落實下來。原因很多,但 Who Cares。這邊文章早寫好標題與想法放在草稿裡,經過一點沈澱與體驗後,再補上應該也不遲才是(話說遲在哪?)

Apple 近幾年對於中國市場的重視是眾所皆知的事情、Tech Crunch 文章提到四月份數據中國 Q2 營收 79億美金(Q3 是 57 億美金、收到新產品準備上市影響)、每年三倍的成長率。這也是蘋果早早就預計在中國設立 25 家直營 Apple Store 的原因,當然除了中國業務的大爆炸成長之外、如果了解過去蘋果在中國無法施展、一再更換管理人員的過往記錄,或許也不難理解為何在中國採用自己的直營商店好一點(先前爆出的全山寨直營店也是挺神奇就是了)。

Screen shot 2012 04 24 at 1 50 43 pm

引自 Tech Crunch,亞太區(主要為中國)營收已漸漸增高比重

剛剛推出的 OS X 10.8、也特別為了中國市場增加了多項功能、還特別於介紹中重點提示,沒記錯的話、似乎很少地區獲得過這樣特殊的禮遇(且能夠接受中國設計「風格」也是相當罕見、然網民也有套件可以移除這些「用不到」的服務跟圖示)。

蘋果在中國使用的 Apple.com.cn 網域名稱、相較於深耕多年的歐洲、日本市場都沒有如此特殊的待遇(大部份堤區都是採用 Apple.com/jp 這樣的模式)、也表示中國市場的特殊性。

China service

但蘋果於中國的火熱不是沒有付出代價的。喧騰一時的高額 iPad 商標官司、毋庸置疑的往後在中國市場還會有更多的官司產生(大家都心知肚明目的為何)。而中國市場的特殊規格與特殊性、商談是否順利,造成 iPhone、iPad 產品延後上市,都會造成營收明顯的短缺。而以目前在中國五家 Apple Store (上海三家、北京兩家,不包含香港 2+1 家)、要照顧中國眾多的消費者人數與習慣、在過去的幾次上市也顯示出不少問題(平均一家店要處理兩億一千六百萬人數)。而中國消費者對於品牌的正牌與否、似乎還有一段路要走。
而在一邊使用繁體中文的台灣使用者,在這波蘋果中國熱中、是不是也因此會獲得多一點關愛就不知道了。(一直不確定蘋果計劃的 25 店包不包含香港地區?)
文章標題寫著 Everyone、其實還有其他含意。這段時間內,有意無意的接觸不少中國服務之後,會對於中國旺盛的前進力量感到驚艷、但也對於許多還沒跟上的觀念時而感到不解。以 Mac / iOS App 來說,台灣喊著 App 經濟業已好段時間了、但是如果你去看看幾項主流企業的網頁也好、服務也好,還是不動如山、依舊是以 PC、個人電腦市場為主的狀態,完全沒有感受到移動市場的到來的跡象(應該說已經開始?)
而中國部分,除了 Mac 相容之外、幾個重要的軟體都已經推出 Mac 版本、iOS 版本也沒缺席。行動支付上、不若台灣只有幾個選擇,仿效美國 Square 的手機刷卡系統也早就已經上路。支付寶、財付通兩大系統的消費者保護機制、更遠遠的把台灣的服抛在後頭。如果你認為 PC Home 24 小時購物已經夠神奇夠厲害了、更該去看看淘寶的龐大給力系統,這時候我已經不知道該把露天系統往哪擺了?更不要說許多圍著淘寶商機因應而生的商機出現。

Square App College House Party

最常與朋友分享的例子是前幾週在露天買了 iPod 電池到付、下標後將近兩週時間賣家都沒聯絡也沒出貨。而淘寶的購物、不到兩天時間已經躺在櫃檯待收、運費也幾乎等於台灣的快遞運費,幾乎 24 小時的線上商家回答問題、手機版本 App 可以隨時查詢貨物寄送進度、收藏想購買的商品、iPad 高解析度版本也沒缺席。難以找到的小零件、當然也包含「快樂版」的商品、超低價的安卓智慧手機、「智慧」電視等等。
另外還有許多技術討論、資料文件等,都可以看到中國在這方面的快速追趕。當然也不是盡只有些好事、好壞應當都可以寫上一整頁。我並不想探究中國的好與壞、而是看著別人的進步同時、也回過頭來想想或許我們還有更多可以改進的地方(跟商機)才是~
[youtube http://www.youtube.com/watch?v=QxqlcyVPm5M&w=560&h=315]
隨著 iPhone 5 上市、蘋果宣布了新傳輸介面 Lightning。內建蘋果晶片、一般來說要取得蘋果授權才得以製作周邊產品。按照過往的 MFi 資料來說、不僅耗時且耗費。不過剛剛稍早 M.I.C. Gadget 公佈的影片表示中國已經破解且製造出相容的產品。
你說,中國是不是令人又愛又恨呢?;)

最後修改日期: 2012 年 10 月 10 日

作者

留言

撰寫回覆或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