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der and Simin A Separation

腦海中,能夠想到又沈重又精彩的電影,大概只有黑天鵝了吧,然而黑天鵝是一部奪獎意味太重的電影。認真回想這半年來看過的電影中,我只能說分居風暴是最棒的一部,大推薦!(當然也是因為我看的電影少)


先來挑骨頭好了,電影在台灣翻譯為「分居風暴」。想必為了市場考量,要引起觀眾對於先前的奧斯卡外語片「竊聽風暴」產生聯想,進而進戲院?而分居,當然即源自於主角因為協商離婚而開始的這個故事。然而我卻自以為是的覺得,或許「別。離」會比較接近於片子本身?別有分別,但是也有不的意思,電影所說的分離,又豈是只有套用在男女主角身上?
男女主角的離婚是別離。女傭與丈夫的生活狀況是別離。嬰兒的過世是別離。兩段互相牽連的官司又何嘗不是別離?
而電影又何止討論離婚問題。照顧阿茲海默症父親的兩難?追求美好生活與保全家庭的兩難?宗教信仰與生活壓力的兩難?誠實與謊言的兩難?人性的兩難~
如果說電影只是不斷用衝擊的方式來挑戰觀眾,那或許就會把觀眾給嚇跑。相反的,導演用了極為真實的帶著觀眾「走入角色們的生活」,沒有人是因為天生正義而正義、天生邪惡而邪惡,有的只是因為面臨生活所作出的抉擇跟面對後果、甚至逃避後果。就跟你我一樣不是嗎?大家都只是一點一點被推入到無法回頭的狀況,面對的是自己內心的聲浪、面對的是外來質疑的聲浪、面對的是自己該抉擇怎樣的後果。一個
片頭開始,雖然兩夫妻於法院上爭論不休的吵着離婚、但緊坐的兩人都知道不會離開對方。而片尾隔著門廊割開而坐的兩人,雖然都冷靜以對,但是接受的卻是確認離婚的狀況。特別是最後一幕的處理方法,會讓觀眾沈思許久、久久不願離去的完美手法。
1327643416 2067237281
丟開 2012 年奧斯卡頭銜與 2011 柏林影展金熊奬的頭銜,片中每一個每一個演員都真正的讓角色活了起來(臨時演員也不差)。電影沒有什麼了不起的場景、相信拍攝成本應該相較於很多商業片低得可憐(兩千四百萬),但是威力卻是大得驚人。
[youtube http://www.youtube.com/watch?v=v9gKIktv_hs?rel=0&w=560&h=315]
分居風暴精彩到令人想再看一次,也絕對推薦給朋友。只不過看分居風暴的心情是尷尬的,如果你帶著好心情來看這部片子,相信你一整天的好心情都會摧毀。但如果你在低落的時候來看,那勢必會被壓得喘不過氣來。已經錯過台灣檔期的朋友,一定要想辦法找出來看啊!
PS:寫完文章後,看著他人的意見看到這句話。「給對方道歉,不一定是代表你錯了而對方是對的,而是你認為這一段關係,比起你的尊嚴更加重要」
PS:看著電影的裝扮,我也不斷想起「茉莉人生」這部電影。一樣動人~
延伸閱讀:分居風暴:拔河的藝術 – 藍色電影夢

最後修改日期: 2012 年 3 月 10 日

作者

留言

分離的過程,受傷最深的往往是沒有能力在現實生活中做出抉擇的孩子和老人

    作者

    我覺得每個傷害都深。這是一場皆輸的拉鋸戰。

撰寫回覆或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